近期,受市场供需关系、单边一致预期下投资者行为等因素影响,我国长债收益率短期快速下行,偏离合理区间。
今年以来,债市持续成为市场焦点。资金大量涌向债券市场、央行提示长期国债利率风险、交易商协会对几家金融机构启动自律调查……一系列事件引起各方高度关注,各种“小作文”频出。
围绕市场关注热点,《金融时报》记者梳理了几大问题,邀请多位业内人士接受本报采访。
《金融时报》:如何看待当前我国长债利率水平?
答:5年以内的国债利率往往受短期经济指标影响比较大,超长期国债利率更多受到金融市场投资策略和投资情绪等因素影响。近期,受市场供需关系、单边一致预期下投资者行为等因素影响,我国长债收益率短期快速下行,偏离合理区间。
《金融时报》:有人提出了“中国经济日本化”,对此您怎么看?
答:这种观点并不准确。日本经济经历了“失去的30年”,长期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接近1%或者低于1%,通货膨胀低于1%的状态。从增速来看,我国经济还保持在5%左右的水平;从发展动力来看,我们在很多领域都有大的发展空间,例如我们的产业细分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,有很大的发展潜能。从人口红利来看,随着三孩生育政策的实施、综合人口素质的提高,人才红利新优势将逐步显现。
《金融时报》:长债收益率快速下行会有什么风险?
答:从历史经验来看,如果市场形成高度一致预期,很容易发生波动。央行有着维护市场体系稳定运行的责任,有责任提示风险。
特别是当前债市一些比较激进的参与者,激进的交易策略超越了机构风险管理能力。对于银行、保险等配置型投资者,如果将大量资金锁定在收益率过低的长久期债券资产上,若遇到负债端成本显著上升,会面临收不抵支的被动局面。
《金融时报》:央行有设置国债利率的合意区间么?
答:央行多次提示风险,是为了防止长期国债利率短期快速下行,旨在遏制羊群效应可能导致的系统性风险,并未设置长期国债利率区间。
《金融时报》:市场上有“小作文”称部分机构被要求暂停国债交易?
答:一些金融机构在央行提示风险后,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,“一刀切”地暂停了国债交易,这既是其风险管理能力弱的体现,也是对央行意图的误读。同时,我们也关注到,有的人用“小作文”为符合自身利益的市场趋势造势,业内应保持理性,避免被这些声音混淆视听。
《金融时报》:有部分机构称目前市场上存在“资产荒”,基于这一考虑大量买入国债。对此,您怎么看?
答:合理配置国债是机构的正常策略,金融管理部门是支持的。但是,一些中小金融机构债券收入占营业收入均超过30%,有的甚至超过了50%,已经超出了正常配置盘的比例。同时,这类机构不仅缺乏合理的风控机制,甚至没有风险防控的意识。一旦市场行情出现明显反转,可能导致机构无法承受的风险甚至引发系统性风险。实际上,当前市场上还有很多有潜力的领域,机构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性和主观能动性,寻找优质资产。
《金融时报》:《2024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》提到“对金融机构持有债券资产的风险敞口开展压力测试,防范利率风险”。如何理解这类“压力测试”?
答: 简单来看,债券资产的风险敞口压力测试指的是——如果利率突然上行10个BP、20个BP乃至50个BP时,金融机构的风险敞口有多大,对市值影响多大。目前该项压力测试已逐步展开。通过这类压力测试,央行旨在提示相关金融机构提高合规意识、提升风控水平。